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标准化期货合约无法满足实体经济发展 然而不容忽视的足实展事实是!

标准化期货合约无法满足实体经济发展 然而不容忽视的足实展事实是

时间:2025-05-11 00:07:23 来源:星芒云坊 作者:知识 阅读:866次

  近年来,标准随着金融衍生品和各项创新业务的化期货合推出,中国期货市场进入新的约无发展阶段,服务实体经济的法满功能进一步提升。然而不容忽视的足实展事实是,目前国内交易所标准化的体经合约,已不能满足实体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标准全方位风险管理需求,市场参与者不能使用标准化合约对冲各个层面的化期货合风险。

  例如,约无生产的法满产品与标准合约品种不一致的制造业企业,参与国内期货市场存在诸多困难,足实展现在钢铁期货合约品种有螺纹钢、体经线材,标准但是化期货合很多钢铁企业生产的是板材、管材,约无需要通过计算生产的产品与现有合约品种之间的相关性才能设计风险管理方案。有时由于某些原因导致相关性无法清晰计算,造成企业无法通过国内期货市场对冲风险。农产品方面,一些比较小的农业生产主体由于资金量小、产品标准化程度低,也难以直接参与场内市场交易,价格风险不能通过市场有效管理。

  此外,随着利率汇率市场化和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目前的场内期货合约已经不能满足风险管理的需求,金融衍生品和场外衍生品即将迎来巨大的发展空间。

  应看到,衍生品市场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金融领域的资本、货币、外汇、黄金以及商品领域的农产品、能源、化工品等基础产品市场相辅相成,可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有效发现价格、满足投资需求、管理实体经济风险,为经济转型与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由于衍生品市场的低成本、高杠杆、多品种、流动性强等特性,实体企业更多选用衍生品作为风险管理工具。参与者的需求正是期货市场业务创新的机会所在,多层次衍生品市场的发展空间非常广阔。

  因此,从长远看,国内期货市场应当逐步转型升级为“场内场外、国内国外、期货现货、商品金融”交互融合的衍生品市场。未来国内场内交易所市场主要有交易期货、期权等标准化合约,场外衍生品则通过产品创设和产品定制等方式,引入包括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信用违约互换、担保债务凭证等新产品,满足企业更加多样化的风险管理需求。

标签:标准化|期货合约|实体经济责任编辑:杜思思 杜思思

(责任编辑:百科)

相关内容
  • 剑与远征驭星猎手背景故事与角色技能深度解析
  • 史上最大“IPO群”将冻结7万亿 5000点保卫战打响
  • 迎来最好上市时机 10家银行集体告别“中止审查”
  • 大批公募基金入市 牛市未见顶下车容易上车难
  • “进厂”上班 大有可为
  • 创业板降低门槛尚待《证券法》修订通过三审
  • 中国南车与北车换股实施 预计5月26日完成H股换股
  • 沪指大涨2.48%逼近4700 创业板指逆市跌0.31%
推荐内容
  • 兔兔岛电脑版官方正版下载及安装图文教程
  • 稳增长政策将着力基建与货币:降息降准仍有机会
  • 多券商拟全部关闭HOMS系统接入
  • 公募搏杀创业板“相爱相杀”蓝筹酝酿反击战
  • 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明起下调!
  • 9银行15日起发行首批大额存单 利率高于定存